窑街,历史悠久,是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。窑街,兰州市版图西部,祁连山支脉哈拉古山东北麓。窑街,境内矿产资源丰富,素有“八宝川”“冶金谷”的美称,黄河支流大通河流经全境,依山傍水,群山环绕,气候温和。窑街,境内煤炭储量约 3.5亿吨,并有丰富的石灰岩、页岩、祁连玉、大理石、稀土、建筑用砂等矿产资源。窑街,也孕育了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。
小时候,经常听姥爷和妈妈讲过去的故事。1965 年,山丹一座煤矿关闭了,姥爷和姥姥带着大舅和刚刚一岁的妈妈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镇,成为窑街煤电集团公司的一名普通的井下工人,姥姥也成为了“五七工”。
可能有些人没有听过这个词,我也是在听故事的时候第一次听说。“五七工”是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曾在石油、煤炭、化工、建筑、建材、交通、运输、冶金、有色、制药、纺织、机械、轻工、农、林、水、牧、电、军工这 19 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中从事生产自救或企业辅助性岗位工作的,具有城镇常住户口、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。这些人员多数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响应毛主席“五七”指示,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,进入企业不同岗位的城镇职工家属,因此统称为“五七工”。
姥爷下了几年井。有一年,下井的时候不小心把胳膊和肋骨砸折了,养好伤又继续上班,矿上的领导照顾他,就调到了地面单位,直到退休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因为姥爷和姥姥都在窑街煤电集团公司上班,家里的生活条件就要好一些,妈妈在小的时候会拿家里多余的鸡蛋、包谷面去换自己喜欢吃的水果、变蛋等。
姥爷经常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,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:“比起别人,我们的生活好的不得了啊!”有一次姥爷生病做了两次大手术,医院都下了病危通知书,医生叮嘱要吃的清淡些。姥爷说想吃肉,家里的人都不同意。姥爷说“:都要死了,还不让我吃点好的。”一家人拗不过老爷,只好给他买了。不知道是因为心情好还是其他原因,姥爷恢复的很快,没几天就能下床走动了。
我一直很佩服我姥爷对待生活的态度。他说 :“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就是在窑街矿务局学习到了“拼搏、自强、奉献”这种精神,这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希望。”
对于姥爷他们来说,企业提供的岗位,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重要的是为每一名职工创造了希望,给每一个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洗礼。
小时候,每隔一段时间,老爸总是要给我上一上思想政治课。思想政治课的中心内容就是,小的时候,家里种地,经常性的就是饥一顿饱一顿的,7 岁的他要背着一袋子洋芋翻过几座山,去亲戚家换粮食吃。上了高中,又考上了靖远煤校,那时候,不像现在是双向选择,而是分配制,他一毕业就被分配到窑街煤电集团公司。
父亲讲述,窑街山多,一帮小年轻,坐着车,在崇山峻岭中走啊走的,觉得自己越走越荒凉,有点心凉。但在这片土地上呆的时间一长,和工友们同吃同住同下井,培养出浓浓的战友情谊,也对培养他们的矿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为了自己奔向更美好的生活,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美好的梦想,他们在窑街这片土地上砥砺前行,开拓进取,奉献了自己的大半辈子,不仅仅成就了窑街煤电集团公司的辉煌成就,更重要的是把这种拼搏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传给了下一代。
我父亲的那一代,是改革开放的一代,窑街煤电集团公司越办越好,家里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。在我的记忆中,没有吃不饱饭的时候,肉蛋鱼鲜经常出现在餐桌上,电视、冰箱、洗衣机等高档电器也逐渐走入生活 ;在我的记忆中,从未见过姥爷和父亲所说的补丁摞补丁的衣服,在我身上只有漂亮、时髦的时装,所以不懂事的我总以为老一辈所说的只是遥远的故事。
长大后在省城求学,四年时间慢慢流逝。窑街,这片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,对于我来说,一边想要逃离,一边又恋恋不舍。在这样矛盾的心理中,毕业后,我最终选择回到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,成为了窑街煤电集团公司的一份子,为她奉献我的青春、我的热血。
初来集团公司下属的劣质煤热电厂,虽然工作比较辛苦,但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,在父辈们打小的教育下,我终于明白,年轻,是一种资本,但不应拿来作为资历。在工作的闲暇之余、在休息的时间里,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,孜孜不倦地汲取着各类生产知识。这些知识让我更加的自信,我坚信,我不仅仅是窑街煤电集团公司的一颗螺丝钉,在未来,我会让集团公司为我而自豪。
如今,集团公司已经走过了 60 年的风雨历程。窑街煤电集团公司,不仅仅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,更多的更重要的是养育了无数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,给予和实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梦、窑煤梦、家庭梦的美好平台。
(作者 :宋雅丽 窑街煤电集团劣质煤热电厂 检修车间 热工)